一、对商家的影响
1.定价权削弱
商家原本对商品价格有自主控制权,现在平台可不经商家确认修改所有商品价格。例如,之前商家能根据自己的成本、利润预期等设定价格,现在可能会被平台调整。这可能导致商家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尤其是在平台为了竞争而过度压低价格时。
对于一些有独特定价策略的商家,如通过高价定位来塑造高端形象的商家,这种改价可能破坏其品牌定位。
2.经营风险增加
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商家的库存管理。如果平台频繁降价,商家可能面临库存积压的风险,因为消费者可能会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而延迟购买。
商家的成本核算变得更加复杂。原本基于一定价格设定的成本投入(如采购量、营销投入等),可能因为价格被改而失去平衡。
商家的应对措施
优化成本结构。商家要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运营成本等,以应对可能的价格下调。比如寻找更优质低价的供应商,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与平台积极沟通。虽然平台有改价权,但商家可以向平台反馈自己的经营状况、成本情况等,争取在价格调整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二、对消费者的影响
1.价格优势
消费者可能会享受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平台根据全网销售情况和营销活动调整价格,可能会使商品价格更低。例如在促销活动期间,平台可能会利用自动跟价功能让商品价格更优惠。
2.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可能会面临商品价格频繁变动的情况。这可能会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产生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立即购买还是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
消费者的应对措施
关注价格走势。可以利用平台的价格提醒功能或者价格查询工具,了解商品价格的历史走势和波动情况,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购买。
理性消费。不要仅仅因为价格下降就盲目购买,要考虑商品的实际需求和质量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