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否会导致大规模失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短期来看,影响有限。虽然AI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取代部分工作,如客服聊天机器人取代部分客服岗位、物流挑拣员岗位被自动化设备影响等,但整体上短期内大规模失业现象并不明显。从数据来看,预计到2025年,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它们取代的多1200万个。
中期而言,面临挑战。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需要高度重复性劳动、数据分析等类型的工作可能会逐渐被AI取代。例如,字节跳动马来西亚分公司的TikTok内容审核岗位被裁,就是因为AI的应用。而且全球近40%的就业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部分脑力劳动者会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导致工作岗位的损失。
长期来看,机会与挑战并存。AI的发展也会催生新的职业机会。例如,随着AI技术的普及,对能够开发、维护和改进AI系统的专业人员需求会增加。同时,在AI相关的伦理、法律等领域也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而且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业数字人才缺口将达550万人,人才供需比为1: 2、6,这表明有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待开发。
那我们准备好了吗?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教育方面,简单地在课程体系中加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类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的、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层面,AI时代灵活就业趋势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就业结构变化带来的风险。AI虽有导致失业的潜在风险,但也带来新机会,我们需要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