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营销的浪潮中,小红书已经成为众多品牌和商家的必争之地。然而,小红书的营销规则和玩法一直在不断演变。传统的营销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我们需要对小红书营销方法论进行全新的解读。这不仅能帮助新手快速入门,让他们在面对小红书营销时不再迷茫,更能让有经验的营销者优化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无论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还是为了真正提升品牌在小红书上的影响力,深入理解小红书营销方法论的新内涵都至关重要。

一、小红书营销方法论的全新解读
(一)流量分发逻辑——CES评分流量分发模型
在小红书的营销世界里,流量是关键。当商家发布笔记后,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确保没有违规内容。一旦审核通过,笔记就会被进行标签分类。这个标签分类就像是给笔记贴上了特定的“身份标识”,然后小红书会根据这些标签将笔记推荐给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这一流量分发逻辑是小红书营销的基础。例如,一个美妆品牌发布了一篇关于新款口红的笔记,被标记为“美妆”“口红”等标签后,就会被推荐给平时关注美妆和口红的用户。这就要求商家在创作笔记时,要精准地选择和设置标签,以便能准确地触达目标受众。
(二)人群模型的独特性
1. 从5A模型到小红书的人群模型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5A模型(Aware(了解)、Appeal(吸引)、Ask(问询)、Act(行动)、Advocate(拥护))揭示了用户与品牌的关系远近。抖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A1了解、A2吸引、A3问询、A4购买、A5复购的5A人群资产模型。小红书也围绕该方法论形成了A认知、I种草、P购买、S分享的人群模型。这一模型体现了小红书用户在与品牌互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A认知阶段,用户开始知道某个品牌或产品;在I种草阶段,用户被产品吸引并产生兴趣;P购买阶段则是用户真正下单购买;S分享阶段是用户购买后将产品分享给其他用户。品牌需要根据这些阶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比如在A认知阶段,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短视频或图片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I种草阶段,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产品评测和使用心得等。
2. 人群流转的重要性
人群生意和流量生意之间存在着人群流转这条鸿沟,而人群流转决定了品牌能否在小红书上取得生意成果。品牌需要关注如何引导用户从一个阶段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例如,如何让已经认知品牌的用户转化为被种草的用户,进而成为购买者,最后成为分享者。这需要品牌在内容创作、互动策略等方面下功夫。比如通过与用户的互动解答疑问,举办促销活动鼓励购买,设置分享奖励机制等。
(三)适应新的营销时代需求
小红书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营销时代,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品牌和商品本身,他们更关心自身的感受和需求。这就意味着品牌在小红书上进行营销时,不能只是单纯地推销产品,而是要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矩阵账号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面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营销推广方案更容易获取客户。例如,一个健身品牌针对男性和女性目标人群可以分别创建不同的账号,根据男性和女性在健身需求、审美等方面的差异,发布有针对性的内容,如男性账号可以更多地分享力量训练的内容,女性账号则可以侧重于瑜伽、普拉提等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高营销效果。
对小红书营销方法论的全新解读为品牌和商家在小红书上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指导。只有不断适应小红书的规则变化和用户需求的转变,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平台上取得成功。
延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