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持续高温使全国12省份发布红色预警,京东健康中暑问诊量同比增长83%,直接推动防暑降温产品爆发式增长。冰凉贴、降温喷雾等即时降温神器单日销量突破50万件,新型驱蚊产品增速达180%,消费需求呈现明显的场景化细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防暑降温产业正从应急需求升级为常态化健康管理,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科技创新型产品占比有望达35%。

文章导航
一、极端高温催生”清凉经济”新风口
今夏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京东健康数据显示中暑相关问诊量同比增长83%,直接推动防暑降温类产品爆发式增长。冰凉贴、降温喷雾等即时降温神器单日销量突破50万件,薄荷脑、清凉油等传统消暑药品搜索量环比暴涨3倍。值得注意的是,新型降温产品开始细分出运动型、母婴型、办公室型等场景化品类,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1.1 高温预警下的健康危机
气象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新高,12个省份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在这种极端气候下,户外工作者中暑风险提升40%,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的防暑需求激增,推动防暑产品呈现专业化、场景化升级趋势。
二、蚊虫肆虐引爆驱蚊产品革命
高温高湿环境使蚊虫密度同比上升25%,京东买药驱蚊类目销售额单月突破2亿元。传统风油精仍保持30%市场份额,而新型驱蚊贴、电子驱蚊器增速达180%,特别是添加植物精油的母婴专用产品,成为今夏最大黑马。
2.1 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场景
当代消费者对驱蚊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办公室场景偏好无味型,户外运动需要12小时长效防护,母婴群体则追求成分天然。京东数据显示,多功效复合型产品(驱蚊+止痒+清凉)销量同比翻番,显示市场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高温消费呈现显著地域特征
从区域数据看,武汉、广州、重庆三大火炉城市包揽降温产品销量前三,北京因连续高温首次入围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地区偏爱科技型降温设备,而华南消费者更青睐草本防暑茶饮,反映不同地域的消费文化差异。
3.1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需求
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因热岛效应,体感温度普遍比郊区高3到5℃,直接导致都市白领成为降温产品主力消费群体。便携式空调衣、桌面冷风机等创新产品在CBD区域的渗透率已达17%。
四、消费升级下的健康防护指南
专家建议采取分级防护策略:
- 基础防护:选择SPF50+防晒霜搭配冰感毛巾
- 进阶防护:穿戴降温服饰+随身携带电子驱蚊器
- 专业防护:配置医用级降温贴及智能环境监测设备
京东健康数据揭示,超过60%消费者开始构建系统性防暑方案,而非零散购买单品。这种消费行为转变,预示着高温健康防护正在从应急需求升级为常态化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防暑降温产业将持续扩容。京东健康研究院预测,2025年清凉健康产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其中科技创新型产品占比有望达到35%。这既是对企业的创新挑战,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健康防护选择。
延展阅读:
 
                 
                        


 
               
               
               
                 
            